1.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1)基础性; 主要是指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2)普及性;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掌握的公益性事业(3)发展性。
初中数学课程是为即将结束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学生谋求明日的发展而设置的数学课程在学生发展商所独有的与人功能,从根本上看是数学自身的特性所赋予的2.初中数学的基本理念(1)课程内涵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他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3)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时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时学生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4)学习评价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5)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4.初中数学的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5.初中数学的总体目标1. 正确认识“四基” 数学基础知识:主要指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公式、法则、定理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一些具体方法; 数学基本技能:通过对数学思想的领悟,对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和条理化,以及对数学知识的领悟,对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和条理化,以及对数学知识的自我组织等活动来实现德;
数学基本思想:指数学及其对象、数学概念和数学结构,以及数学方法的本质认识、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指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数学活动过程所获得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经验2. 正确认识“四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对总目标的阐述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阐述:(1)知识技能;(2)数学思考;(3)问题解决(4)情感态度6.初中数学课程的学段目标1.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进行表述的方法;。
(2)探索并掌握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基本性质与判定,掌握基本的证明方法和基本的作图技能;探索并理解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投影与视图;探索并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运用;(3)体验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推理的过程,理解抽样方法,体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过程;进一步认识随机现象,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
2.数学思考(1)通过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述数量的过程,体会模型的思想,建立符号意识;在研究图形性质和运动、确定物体位置等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经历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过程,初步建立几何直观。
(2)了解利用数据可以进行统计推理,发展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的特点;(3)体会通过合情推理探索数学结论,运用演绎推理加以证明的过程,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能力;(4)能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3.问题解决(1)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2)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多样性,掌握分析温习的基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过程中,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4)能针对他人所提的问题进行反思,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4.情感态度(1)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感受成功的快乐,体验独自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具备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运用数学表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具有抽象、严谨和应用广泛的特点,体会数学的价值;(4)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质疑、敢于创新,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形成严谨求学的科学态度。
7.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了解: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理解: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景;
运用:综合使用已掌握的对象,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经历:在特定的教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体验: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探索: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理解或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对象的特征及其与相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获得一定的理性认识。
8.初中数学课程的核心概念1. 数感主要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2. 符号意识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
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时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3. 空间观念主要指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互相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4. 几何直观几何直观主要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5. 数据分析观念
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心蕴含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有足够的数据就能从中发现规律。
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6. 运算能力主要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7. 推理能力8. 模型思想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学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
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代表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9. 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
在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10. 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数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
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