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春节是我们国家传统的节日也是最为重大的一个节日。在春节期间有很多古老的习俗,放烟花爆竹便是其中一项。但近几年颁出了对于烟花爆竹的禁令,让很多人费解原因何在。
从古至今,烟花爆竹都是热闹的象征,听着噼里啪啦的声响预示着新一年的到来,到处充满着过年的热闹氛围那么,爆竹一词是怎么来的呢?从名字上也可以看出来和竹子有关,的确,最初古人依靠竹子爆裂的声音来进行祭祀活动,传达自己的心意。
长此以往,爆竹也就被用作烟花的别称,流传至今说起爆竹烟花,火药是不可或缺的主要材料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的结晶,火药最初起源于隋朝,应用于军事方面,民间烟火爆竹也有所应用正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很多达官贵人都追捧烟花,以此显示自己的财富。
直至明朝,各式各样的烟花层出不穷,有单个燃放的,也有组合的大型烟花,主要用于大型活动或者节日
但是2020年的一篇媒体报道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文章认为不应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不少网友表示赞同,在下面评论道:“现在大家都玩手机,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现在烟花都不让放了,更没有过年的氛围了”“一看完春晚都低头抢红包,安安静静的,不像以前热热闹闹的喜庆”。
放烟花作为传承几千年的习俗,为什么不再允许燃放了呢?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污染大气环境烟花里面的火药由硫化物等化学成分组成,经过高温加热分解成很多微小粒子到空气中,在释放的同时还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这些气体不仅对人体有害,对环境的破坏更是不可逆转另外,二氧化碳过度的释放会加剧温室效应,让北半球的冰川融化,进而破坏生态平衡,要想修复需要耗费大量得财力和物力,得不偿失。
烟花燃烧过程中还有大量粉尘产生,人体吸入后,对呼吸道、肺部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全国各地空气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甚至时有雾霾出现,悬浮在上空长时间不消散,整个天空灰蒙蒙的,对人体的危害也很大,所以说,加强烟花爆竹的燃放控制刻不容缓在国际上保护好生态环境的理念下,大气污染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只有付诸行动,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给我们下一代的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安全隐患近年来,因为燃放烟花导致火灾的事件比比皆是,令人痛心不已2019年除夕夜,山西省李先生因燃放烟花操作不当,全身大面积烧伤,当场倒地不省人事无独有偶,江西省南昌市一户人家在除夕夜偷放爆竹,烟花的火星没有完全熄灭,整个房子都被毁于一旦。
本来是阖家团圆的除夕之夜,一场火灾弄得亲人阴阳两隔
三、纸张浪费烟花的外面包裹着一层层纸,燃放结束后,花花绿绿的碎纸片就铺散在地上,不仅影响了城市的市容,给环卫工人造成不便遇上风雪天气,这些碎纸片沾黏在地上,极难清理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大量得纸张,而燃放结束后这些纸片得不到有效的利用,无疑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为了造纸,大量树木被砍伐,将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这些由烟花造成的污染浪费在禁燃令之前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很少集中处理这些垃圾,但是这些我们是可以采取行动避免的很多人在禁燃令颁布之后,仍然偷偷燃放烟花,固执己见。
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地区,这种现象尤为突出
的确,烟花爆竹可以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弊大于利,保护环境从日常的小事做起过年热闹的方式有很多,现如今,网上也可以买到电子鞭炮,既环保又可以营造气氛,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其实,过年热闹的并不靠放烟花放爆竹,热闹的是人,是一家人在一起,是亲朋好友欢聚一堂。
吃着热气腾腾的年夜饭,看着一年一度的春晚节目的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