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琅嬅和乌拉那拉如懿这两任皇后,作为婆母的钮祜禄太后究竟是倾向谁多一些呢?起初当然是琅嬅弘历生母李金桂粗陋卑贱,养母熹贵妃虽然宠冠后宫,母家势力却也寻常,想要助力弘历争储,当然得替他选一门靠得上的岳家,当年熹贵妃精心挑中富察大族的嫡女琅嬅,对这个福晋人选弘历很满意。
至于弘历爱青樱,选她为福晋还赠了如意,这是电视剧改编过的情节,作用应该是强化冲突,为了给富察琅嬅讨厌青樱埋下伏笔。
琅嬅作为宝亲王福晋,贤良恭顺,勤俭持家,又生儿育女,熹贵妃对这个儿媳妇自然相当满意,可等到弘历登基,琅嬅封后,情形就有点变化了皇后出身高门大族,太后只是皇帝养母,那么后宫至尊究竟是谁呢?当时的琅嬅对太后只是表面恭谨,心里并不太当回事,不仅琅嬅如此,一心追随琅嬅的慧贵妃高晞月亦有样学样。
她还对贴身侍女茉心说过,原本以为是她阿玛提议的将太后长女端淑公主远嫁蒙古,太后会迁怒于她,如今看太后对她毫无为难之意,想来到底是养母,不过如此罢了彼时的高晞月并不知道,太后早为她定制了一张高冷药方,无论有没有琅嬅赐的镯子,她这辈子都生不出孩子来。
广告胆小者勿入!五四三二一...恐怖的躲猫猫游戏现在开始!×正因为皇后和贵妃是一伙的,在后宫势力颇大,又并不真心敬重太后,那么太后要想成为后宫最高权威,就得时不时找点皇后的错,皇后时时出错,就不得不“劳烦”太后来指点后宫事宜了。
皇后提倡节俭,带头穿上满人入关时候的服饰,头饰通绒草花,太后责备——都这般粗陋模样,怎么服侍皇帝?怎么延绵子嗣?玫答应出言不逊,慧贵妃命人掌嘴,玫答应趁机自伤容颜,闹出一场风波,这是皇后统领六宫不力慧贵妃诬海兰偷炭,连同娴妃一起罚跪,大雪夜闹得阖宫不宁,这自然还是皇后能力不济。
最后由皇帝出面,陈情皇后年轻经验欠缺,还请太后劳心,指点了皇后。婆媳交战,太后首胜。
与此同时,太后还暗中扶持青樱青樱的姑母与太后恶斗半生,因此太后本是极不待见青樱的,先帝丧仪期间,就借用粥喝汤之机当众削她的脸,还烫红了她的手指可青樱是皇后贵妃都厌恶的人,又是皇帝偏爱的妃子,扶一扶青樱在后宫的稳当,就能分一分皇后贵妃的得意,这是太后不再因宿怨而挫磨青樱的最直接原因,并为之改名如懿。
太后最喜欢如懿的时期,是如懿对皇帝进谗言,远嫁了和敬公主,从而为太后保住了柔淑公主在身边太后最不满如懿的时候,是为了端淑公主被迫改嫁达瓦齐一事,太后败于皇权,也迁怒了与皇帝同一阵线的如懿所以当太后揪出谋害舒妃母子的魏嬿婉,看似被她哀哀而求的卑微模样打动,归根究底太后是觉得魏燕婉手段厉害,是个可用之才,在皇帝身边埋下这个厉害的棋子,就能及时获知皇帝心意,保护自己的女儿不再受伤害。
所以琅嬅不重要,如懿不重要,高晞月不重要,即便意欢是她的人,也根本不重要,只有自己亲生的两个女儿才重要,谁能为她们母女提供助益,太后就愿意扶谁一把。
广告从秘书起步,十年内无人超越,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成就一段传奇×但是在魏嬿婉谋害永璟事发后,虽拿亲妈顶了缸,太后却从此厌绝了她,这说明太后虽然在深宫里谋算了大半辈子,仍然是有底线的原著中并没有太后相助如懿扳倒魏嬿婉的情节,后期的太后,两个女儿都在京城,能够膝下承欢,太后心满意足,前朝后宫事宜都再懒得理会,因其撒手的高姿态,皇帝对太后也很满意,越发以天下孝养。
太后虽然不再过问后宫之事,但凡皇帝主动提及,太后还是肯坦陈一番其后关于后宫的重大事件,主要有以下三桩:一、废后西湖御舟之上,如懿断发绝情,皇帝怒极直欲废后,这件事太后是反对的但太后反对的原因并不是电视剧粉饰的那样,扯什么如懿不忘初心,太后反对的理由是废后于国祚不祥。
还以顺治帝为例,说世祖皇帝最为人诟病的不是独宠董鄂妃,而是废了原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所以废如懿皇后之事变成了形同废后二、丧仪如懿在极度的凄凉中自尽于翊坤宫太后为她争取过一个体面的丧仪,皇帝未允,只以皇贵妃之礼草草下葬,并且没有单独的墓穴,只塞入纯惠皇贵妃穴中。
三、令懿关于赐死魏嬿婉这件事,皇帝事先是和太后商议过的,母子俩一致的意思是十五阿哥逐渐大了,再不能留着他额娘这个祸害了。
对于太后来说,她前期插手朝政掣肘后宫,是为了自己女儿的太平稳当,后期只一心当慈母,是因为女儿已经太平稳当至于儿媳妇们,或者琅嬅是华丽端庄的外套,如懿有那么点半敌半友的意味,其她跋扈不聪明的高晞月也好,痴心过度送了命的意欢也罢,说到底,太后并不放在心上。
这宫里的嫔妃,就像御花园里的鲜花,开了一丛又一丛,从来就是无休无止。没有哪一朵花比她亲生的端淑柔淑两位公主更重要,母女仨长长久久地在一起,才是太后暮年的大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