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是一个风起云涌,人才辈出的年代新旧思想,中西文华的对碰,无不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家自古“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禁锢也被打破,一时间民国才女辈出,群星璀璨,张爱玲和杨绛都在其中同为文人,两人的人生际遇却是截然相反。
从而也就导致了两人风格迥异的创作风格和性格特点所以杨绛对于张爱玲的批判也是情有可原,正如有人喜雪莲之高雅,却厌恶其生长环境之严寒
更何况这句批判仅是出现在与友人的私信当中,故而读者诸君不必求全责备,世人皆有善恶喜好乃是再平常不过杨绛一句“文笔不错”乃是对于张爱玲才情的认可,而“意境卑下”却是对其文意的抨击,至于是非对错,我们亦无需评定,只去说那往事如烟世如尘,名士风流话古今。
张、杨二人不同的人生际遇张爱玲祖上家世显赫,其祖母李菊耦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长女,但是传到父亲这一辈已经家道中落。张爱玲自幼便喜好文学,于小学便开始创作小说,可见其才情不俗。
广告胆小者勿入!五四三二一...恐怖的躲猫猫游戏现在开始!×1943年在《紫罗兰》上发表小说《第一炉香》而于上海文坛初露峥嵘在抗战时期因与胡兰成相恋成婚,成为她一生饱受世人诟病的污点张爱玲的小说作品大胆而深刻地描写了一群生活在男权主义下的女性形象,站在女性的角度上去深挖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
其作品特色是她人生经历与时代背景相结合而产生的,从世家名媛跌落凡尘,父母的离异使其内心渴望爱与温暖,但却求而不得转而从亲情去追求爱情,正如她的作品《第一炉香》中的主角一样,为了爱情而奋不顾身,即使是飞蛾扑火也是在所不惜。
其作品所表达的情爱超越了世俗礼教的禁锢,直达人性深处的本能亦是她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一种悲剧杨绛则是出生于书香门第,祖上虽然一贫如洗,却是诗礼传家其人不如张爱玲那样名动一时,却也是当时的风云人物之一杨绛因家庭原因,自幼受儒家思想熏陶。
所以其为人含蓄内敛,温润如玉后与当时名士钱钟书相恋成婚,一生从一而终,家庭幸福美满
广告从秘书起步,十年内无人超越,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成就一段传奇×时值乱世,却能坚守文人风骨,其文学作品亦因时代影响,而对女性解放这一话题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结合实际生活而进行创作,故而其作品中正平和,不失为佳作。
对人生不同的感悟观杨绛的一生再与张爱玲的一生相比较,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杨绛会对张爱玲有“意境卑下”之评语杨绛一生的经历虽然颠沛流离,但是思想上都是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无过无不及的处事原则和含蓄婉转的创作风格。
其次则是杨绛长期从事西方书籍的翻译工作,其所入目的都是哲学人文等书籍,而哲学类书籍虽然有大道至简的宏大内涵,但是对于普通的老百姓而言始终是有一些曲高和寡了。
而那个年代正是破除旧思想,学习西方自由科学文化的大浪潮,张爱玲的作品对于女性追求情爱特别是对于两性关系的论述观点在当下都不显过时,更遑论当年所以出生于书香门第,受儒家传统思想熏陶的杨绛自然也就看不过张爱玲作品的大胆,自然地就对张爱玲产生了不好的观感。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二人的三观不合,杨绛对于爱情是保守的传统的,而张爱玲则是大胆的,不顾一切的杨绛认为女人除了情爱,对于人生还有许多的目标与追求张爱玲则是剑走偏锋,执着于男女情爱,将其视为女性一生最大的追求。
三观不合的两人自然就合不到一处,而杨绛说“张爱玲相貌难看,一脸‘花生米’”则是得自于外甥女的信中杨绛未必真的见过张爱玲,觉得张爱玲相貌难看,更可能的是因为张爱玲当时是个交际花,在上流社会中搅动风云,而杨绛出于女人的妒忌心一时失言,而非有意攻击张爱玲。
杨绛和张爱玲的本质区别在于杨绛是一个学者,而张爱玲则是一个文人两者看似相同其实截然不同,学者追求严谨符合事实,在其作品当中抒发正能量的人生观,不会过分夸张和剑走偏锋而文人则更像是一个艺术家,为了追求作品的极致而自身癫狂。
再则是因为杨绛内心礼义廉耻的道德观念,相较于张爱玲作品中描写的放开一切,摒弃所有的伦理道德和三观,为了情爱而不惜一切的理念,更是无情的揭露了人性最阴暗面的自私一切都远远的背离了杨绛自幼接受的中庸思想的观念,自然而然的也就让杨绛产生出了其“意境卑下”的心理。
张爱玲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对于中国近代文坛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力,而其本身更是有着“民国四大才女”之称。一介弱女子身处乱世之中还能搅动风云,足可见其才情惊艳,不弱男子。
张爱玲一生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在上流社会中扮演着交际花的角色,其爱情的失败正如他作品当中的主角一般凄美当唯美的理想与冰冷的现实相碰撞,只会擦出悲剧的火花也许这就是爱情的魔力,可以让人奋不顾身结语张爱玲的小说作品是深刻的,现实的,但是其传导的三观思想却是与现实相悖的。
诚然人人都有七情六欲,饮食男女,食色性也,圣人亦不能免。
但是人之所以区别与禽兽,正在于人有礼义廉耻,人可自制,而禽兽不能也所以我个人认为著书立言,不求能够达到“一语天然万古新”的高度,但是最起码的是引导读书人走向正道,不能为了追求极致而抛下一切我们不必去做“存天理而灭人欲”的圣人,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个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的普通人。
我们是普通人,也许人生路上没有一马平川,我们或许改变不了所处的时代,但是我们可以坚守心中的诗和远方,而不沉沦于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