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等介绍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有关情况冉承其表示,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标志着北斗“三步走”发展战略圆满完成,北斗迈进全球服务新时代。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北斗三号全球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完成冉承其介绍,北斗三号2009年11月启动建设,10余年来,历经关键技术攻关、试验卫星工程、最简系统、基本系统、完整系统五个阶段,提前半年完成全球星座部署,开通全系统服务。
400多家单位、30余万科技人员集智攻关,攻克星间链路、高精度原子钟等16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500余种器部件国产化研制,实现北斗三号卫星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100%·大部分智能手机均支持北斗功能目前,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城市治理等行业,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国家核心基础设施建设。
北斗系统28nm工艺芯片已经量产,22nm工艺芯片即将量产大部分智能手机均支持北斗功能,支持高精度应用的手机已经上市构建起集芯片、模块、板卡、终端和运营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北斗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
北斗相关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向亿级以上用户提供服务,基于北斗的国土测绘、精准农业、数字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成功应用·北斗实测定位精度均值为2.34米冉承其称,北斗系统全球范围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服务可用性优于99%。
据全球连续监测评估系统最近一周测算结果,北斗系统全球实测定位精度均值为2.34米,比此前公布的精度更好冉承其表示,2035年前将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为未来智能化、无人化发展提供核心支撑,持续推进系统升级换代,融合新一代通信、低轨增强等新兴技术,大力发展量子导航、全源导航、微PNT等新质能力,构建覆盖天空地海、基准统一、高精度、高智能、高安全、高效益的时空信息服务基础设施。
·北斗不会落伍,可在线升级北斗卫星的寿命约为10年至12年,加上重大技术攻关通常需要十年时间,等卫星进入寿命末期,所用技术已经是20年前的了,会落伍吗?“这是个难题,在工程初期困扰了我们很长时间”北斗三号工程卫星系统总师林宝军说。
林宝军介绍,通常设计一个系统,都是按照短板理论来做,简单说就是一个木桶到底能盛多少水由短板决定,那么这个系统只要满足当时的需求和指标就行了,不用过多考虑余量但这对于长寿命、高可靠的卫星来讲并不很合适“我们的做法是,不拘泥于当下能够实现的指标,而是通过系统的持续创新把长板和短板结合,持续改进硬件系统的先进性,通过在轨赋能来解决卫星发射上天后产品性能的持续改善。
”他说据介绍,北斗工程设计之初,科研人员打破以往新技术不超过30%的惯例,在配置上尽量进行前瞻性规划,采用了一系列创新技术,新技术甚至超过70%例如,为解决地面覆盖问题,科研人员提出了“相控阵”星间链路方案,这是国际上从来没有过的技术,其成为北斗很重要的创新。
“通过这项技术,把整个北斗星座连成很大的网,国内测控站可以实现对全部卫星的测控,实现了一星通、星星通” 林宝军说·多个支持北斗系统的国际标准已发布据介绍,北斗已是联合国认可的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一与美国、俄罗斯、欧盟卫星导航的兼容与互操作及系统间合作持续深化。
相继进入民航、海事、搜救卫星、移动通信等多个国际组织,多个支持北斗系统的国际标准已发布·我国卫星导航产业总体产值2020年有望超过4000亿元冉承其表示,10年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2019年达到3450亿元,2020年有望超过4000亿元。
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城市治理等行业,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国家核心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速进入新基建,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北斗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不断涌现。
来源: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央视新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编辑:龙宣辰